沉醉东风·秋景
卢挚〔元代〕
挂绝壁松枯倒倚,落残霞孤鹜齐飞。四围不尽山,一望无穷水。散西风满天秋意。夜静云帆月影低,载我在潇湘画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,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。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,一望无际的碧水,西风箫箫,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。静静的夜里 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,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,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。
注释
沉醉东风:曲牌名,南北曲兼有。北曲属双调,南曲属仙吕入双调。
绝壁:陡峭的山壁。
落残霞孤鹜齐飞: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。残霞:落霞。鹜(wù):野鸭。
不尽:数不完。
云帆:一片白云似的船帆。
潇湘画里:这里极言潇湘两岸的风景如画。
创作背景
此曲作于元成宗大德三年(1299年),时卢挚在湖南宪使的任上,当时卢挚正在赴任途中,路经潇湘行舟,写下此曲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任中敏,卢前选编;司马哲编著.《元曲三百首 最新双色图文版》:中国长安出版社,2010年:25页
赏析
“挂绝壁枯松倒倚。”首句描写悬崖之上一棵枯松倚绝壁而倒挂,既写出枯松的奇姿,又衬托出山势的险峻。作者放在小令的开头,使人有突兀不凡之感。”落残霞孤鹜齐飞。“写秋天傍晚江上明丽的景物。这两句刻意经营,本身极富形象感,又借得了名句所固有的审美效应,从而一上来便先声夺人,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。
“四围不尽山”两句,是对前面两句所写景物的概括,也是在意象上的扩大和补充。前面两句是镜头各对准一个焦点,摄取最动人的画面,他们的景观是具体的,但却是定位的,是在某一个方向上。现在加上这两句,进一步扩大了读者的视野,使他们看到除了上面所写到的景物之外,四围还有数不尽的山,无穷的水。这
简析
这首小令写的是潇湘行舟所见,按时间顺序道来。前五句写黄昏之景,为下面写”秋意“作了心理上的铺垫;后两句写静夜之景,作者把自己摆进图画中,成为画面中的一员。全曲有机地构成一幅有时、空推移的动态画面,传达出作者悠闲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情意。
卢挚
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 166篇诗文 63条名句
普天乐·湖上废圃
张可久〔元代〕
古苔苍,题痕旧。
疏花照水,老叶沉沟。
蜂黄点绣屏,蝶粉沾罗袖。
困倚东风垂杨瘦,翠眉攒似带春愁。
寻村问酒,无人倚楼,有树维舟。
宗泽传·节选
《宋史》〔元代〕
时太原失守,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。泽曰:“食禄而避难,不可也。”即日单骑就道,从嬴卒十余人。磁经敌骑蹂躏之余,人民逃徙,帑廪枵然。泽至,缮城壁,浚湟池,治器械,募义勇,始为固守不移之计。
泽兵进至卫南,度将孤兵寡,不深入不能成功。泽下令曰:“今日进退等死,不可不从死中求生。”士卒知必死,无不一当百,斩首数千级。金人大败,退却数十余里。泽计敌众十倍于我,今一战而却,势必复来,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,则危矣。乃暮徙其军。金人夜至,得空营,大惊,自是惮泽,不敢复出兵。